2015年11月7-8日,第六届城市社会论坛之“中国人口地理格局与城市化未来—纪念胡焕庸线发现8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召开。本次研讨会由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地理学会和中国人口学会联合举办,协办单位包括,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云南省腾冲市人民政府、黑龙江省黑河市瑷珲区人民政府等。
1935年,胡焕庸在《地理学报》发表论文《中国人口之分布》,绘制了中国人口分布图,并画出了中国人口分布的一条重要界线——“瑷珲-腾冲线”,学界通常称为“胡焕庸线”,这条北东-南西向的直线将中国切分为两大板块:人口密集的东南部和人口稀疏的西北部。这条线自诞生以来引起广泛关注,成为中国人口地理格局的重要基线,深刻影响着对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空间格局的界定和认知。80年来,“胡焕庸线”表现出充分的确定性和稳定性,但学界对于影响和决定这种稳定性的地理基础和机制的认识并不一致。李克强总理近年来强调,中国的城市化战略要考虑“胡焕庸线”的背景,2014年11月提出了“胡焕庸线能否突破”的追问,希望实现更为均衡的城市化目标。
学术研讨会设全体会议、圆桌论坛、分组会议和研究生论坛,与会专家学者从各个方面审视中国的人口地理格局和“胡焕庸线”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意义,回应总理之问,探索未来中国的城市化道路。大会由华东师范大学汪荣明副校长主持开幕式,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童世骏教授致欢迎词,国际地理联合会(IGU)秘书长Michael Meadows教授到会祝贺,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傅伯杰院士,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湖北省卫生计生委主任杨云彦教授代表主办单位、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吴瑞君教授、beat365官方网站院长刘敏教授代表承办单位致辞。
华东师范大学丁金宏教授认为,中国人口分布的不均匀性在波动中上扬,随着人口增长,密度等值线向西北方向平行移动,“胡焕庸线”在中国人口地理分布的嬗变中表现出充分的稳定性,表明中国人口分布的人地关系基础十分稳固。宏观的人口分布根植于人类行为的两个基本逻辑:食物和就业。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王桂新教授指出,人口迁移的区域模式与人口分布的区域模式具有密切关系。杨云彦教授指出,有些媒体将总理之问简单解读为突破中国人口分布的现状,这可能是一种误读。合理的人口分布并不等于绝对平均的分布。总理之问和“胡焕庸线”问题的核心在于科学的、可持续的、均衡的发展,而不是人口绝对的平均化的分布。福建师范大学的朱宇教授指出,就地城镇化是当今城乡界限淡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趋势。首都师范大学的童玉芬教授则从个人成本收益的角度,揭示了为何北上广成为中国流动人口的首选。中科院的王铮教授通过仿真模拟,预测了中国未来到2060年的气候变化、农业生产潜力以及水资源供应,估算了“胡焕庸线”在人口格局方面突破的可能性。认为中国如果要打破“胡焕庸线”,需要地缘政治经济学的改变。中国科学院封志明研究员认为,“胡焕庸线”隐藏的地理背景是人居环境适宜性,国家应抓紧研制人口发展空间规划,解决好“人往哪里去?”、“城往哪里建?”、“路往哪里修?”等三个基本战略问题,以期引导人口有序流动、促进人口合理布局,从而实现国家或区域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大学的Martin John Bell 教授、美国布朗大学的Rachel S. Franklin 教授、香港中文大学的沈建法教授和来自意大利第三罗马大学的Francesco Lagona教授等对国际移民、美国的人口转变、人口迁移和空间人口变化以及迁出地-迁入地的空间分析模型的拓展进行了深入探讨,为中国未来的城市化发展提供了国际经验,为中国人口地理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和方法借鉴。
信阳师院城环学院颜俊、闫军辉老师带队,研究生范娇月、白蕊、徐立冬参加了会议,并且分别在大会分论坛做了汇报:颜俊老师在大会分会场——中西部城市化与人地关系论坛上汇报了淮河流域人口分布时空格局演化,范娇月、白蕊、徐立东则参加了研究生论坛并做了汇报。大会对研究生论坛进行了评奖,范娇月获得胡焕庸青年学者人口研究优秀论文二等奖,并获北京大学曾毅教授创设“焕庸人口环境与健康老龄奖学金”500元,白蕊、徐立冬获得胡焕庸青年基金优秀论文优秀奖。
beat365官方网站老师、研究生纷纷表示,参加此次学术论坛极大的开阔视野,了解学术研究前沿问题,并引起了他们深刻的思考,表示将进一步学习此次论坛中学者们严谨、批判的学术精神,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进取。